明朝抗倭战史

来源:网络

状态:连载中

作者:远星云

主角:赵稚郑则之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大元王朝对待周边的国家,要么被大元侵吞,要么甘愿成为附属国。朝鲜半岛上的“高丽”就是大元的附属国之一,每年向大元朝觐纳贡,大元则对高丽军事保护。高丽向大元诉苦,日本总是在海岸线上抢劫掠夺。忽必烈早就想攻占日本,这次有了高丽的请求,有了出兵讨伐日本的借口。1274年,忽必烈命令风州经略使忻都、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,以千料舟、拔都鲁轻疾舟、汲水小舟各三百,共九百艘,载士卒一万五千,准备在七月远征日本。为此高丽人、汉人一齐发动,投入紧张的造船、运粮饷等准备工作。

1274年10月3日,由15000名蒙古兵,5000名汉军,5600名高丽军和6700名高丽水手6700人,合计32300人的远征军从高丽合浦出发。1274年10月5日至14日相继攻占对马、壹岐岛,最终在福冈登陆。日军虽然英勇战斗,但由于元军兼具步兵集团战术和火药武器的双重优势, 指挥官又拥有丰富的大规模作战经验,故而日军处于不利地位,不得不向后退却,将防线缓慢后移。元军虽然在战场上压制住日军,但是守军的英勇顽强超出了预料,再加上不擅长山地作战,始终无法突破九州岛崎岖的地形进入九州腹地。

11月19日夜晚,突然刮起大风,日本军队对于本地的气候了如指掌,从容就地隐蔽起来,元军上下则惊慌失措,登船到宽阔的海面上避风,结果被风浪吹翻了数百艘兵船,将近13000人葬身大海。残余部队不得不撤退回国,接受失败的命运。

蒙古军远征失败,忽必烈感到很没有面子,但是又想不出挽回失败的好办法。最终想出了一个办法,想让日本朝贡称臣就算了,一个小小岛国也不会有什么威胁。于是下了一道旨,意思就是希望两国关系不会被战争所破坏,从今日起,只要日本能朝贡称臣,大元愿意和日本像亲兄弟,并且大元可以保护日本。忽必烈的旨是送到了,但是嚣张的日本却杀了使臣,坚持不称臣、不纳贡。堂堂大元皇帝忽必烈的面子一下子没了,于是下决心吃掉小日本。忽必烈召集部队,准备再次出兵日本。

1281年春,忽必烈在彻底征服南宋从而拥有了更加庞大的水军之后,再次发动了对日本的第二次远征。此次兵分两路,北路军从朝鲜半岛出发,蒙古军40000人,战船900艘;南路军由范文虎率领,士兵10万,战船3500艘,从庆元出发。兵力总计蒙古人4.5万,高丽人5万,汉人约10万。

6月,先期出发的北路军占领壹岐岛,向预定的九州集合地攻击前进,南路军同时出发,向九州进军,两军在九州登陆会师之后,随即与早有准备的日本军队展开激战。元军同时具有数量和武器的优势,但日军更加熟悉地形且有坚固的防御工事,两军互有胜负,战场呈现胶着态势。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明朝抗倭战史
返回顶部